欢迎来到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团队在芦苇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10-17 12:36:51   作者:   来源:山大视点   浏览次数:

[本站讯]近日,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郭卫华教授课题组深入解析了芦苇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外源富氮底物的添加对嗜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揭示了芦苇堆肥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为微生物共发生网络驱动基质研究和植物资源综合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相关论文以“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nitrogen-rich substrates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thermophiles during lignocellulose-based composting”为题发表在工程领域的TOP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IF:7.539)杂志。该论文以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博士研究生朱鹏程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郭卫华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堆肥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有机废物的处理。嗜热微生物作为堆肥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其群落的演替与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关系密切。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该研究更多的侧重在生物因素(哺食、竞争和互利共生等关系)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图注不同组合下的微生物共发生网络结构图

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原料和堆肥过程所提供的不同营养环境显著地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的群落构成。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子囊菌门是主要的优势嗜热微生物。施加富含易降解物质的氮源(鸡粪和猪粪)能够增加嗜热微生物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嗜热微生物主要通过有益的发育模式和协同作用,促进堆肥过程中物质的转化,而细菌-真菌间的竞争比细菌、真菌各自的内部竞争更为激烈。此外,稀有种在维持微生物网络结构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发现拓展了我们对堆肥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和相互作用的理解。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典型河口湿地生态修复与产业化技术)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852420313857

【供稿单位:生命学院 作者:朱鹏程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杨梦莲 蒋晓涵 】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明德楼B座441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80308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of Shando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