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HIV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是HAART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于2008年和2011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二代NNRTI类药物依曲韦林(TMC125,ETV)和利匹韦林(TMC278,RPV)更是在该疗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两种药物均存在水溶性低、药代动力学性质差等问题,长期服用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皮肤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也有少数(< 2%)的服用者会发生精神和心脏方面的异常。因此,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抗耐药且具有良好ADME性质的的新型HIV-1药物是当下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重中之重。刘新泳课题组综合运用基于靶标结构的药物设计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其中K-5a2对野生株和突变株活性均优于ETV,且药代动力学性质良好,因而被选中为抗艾滋病候选药物。目前山东大学药学院刘新泳课题组已与山东齐都药业签署2000万技术开发合同共同开发此项目,并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资助(2019ZX09301022)。项目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CN 104926829)和国际专利(WO 2016197589)并授权。

成果相关图片
应用情况:
K-5a2产业化项目通过对原料药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创新精制工艺,获得晶型稳定、质量可控的产业化生产工艺。利用新工艺,目前已完成3批产业化放大生产,各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标志着原料生产已经具备产业化放大能力。结合对起始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研究,对整个制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进行分析、溯源并建立了起始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质量标准。目前已完成起始物料分析方法学验证以及K-5a2体外代谢产物研究。委托山东欣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对K-5a2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探索研究,目前已完成雄性大鼠口服吸收比较(双剂量,各3例)和体外代谢试验。根据已研究结果,后续研究改为小鼠和猴进行试验,小鼠单次口服给药剂量探索试验正在进行中。长期以来,我国艾滋病的治疗药物都依赖进口,临床对抗艾滋病新药的需求日益增长,K-5a2的后续临床前研究至关重要,以便早日开发出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低毒的NNRTI类药物,打破发达国家目前在抗艾滋病药物领域的垄断和专利壁垒。
拟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