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山东工研院、山东大学科研院、人事部,与学校专家陈代荣、张恒旭、李苏、候士峰、华天软件总经理杨超英等,就产业千人及教师考核评价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与会专家及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山东工研院作为重要的产学研平台,能将学校和企业紧密黏合在一起,创新学校引人、用人模式。
此外,几位专家一致谈到,希望学校能够改变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长效的引入机制、评价机制,突出学科特点,建立分类评价、分学科评价体系,能将老师们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的工作量考虑在内。合理引导人才流向,改变当前论文多,但缺少大项目、大成果的现状。“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对学校发展有帮助的人才,都去容纳,对于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还有专家谈到,希望学校对于比较新又重要的领域,能够加大资源支持,打造山大的品牌,乃至建立行业标准、成为行业标杆。
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谈到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及考核机制,将给予学院较大的自主权。学校对论文、成果转化、代表性奖项等都会予以考量。工研院平台,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科研院领导表示,此次座谈会,群贤毕至,虽然矛盾是存在的,但学校与学院、学院与个人之间存在共性,兼顾全局和个性,在矛盾中前进,山东工研院,共同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推动成果产业化进程。
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同志参加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