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在现有上市药物Lesinurad及前期发现的先导化合物T7、P7的基础上进一步结构修饰,得到的候选药物TD-3对URAT1具有更优异的选择性,在动物体内具有更突出的降尿酸能力,同时其小鼠体内毒性同样低于先导化合物。成果已连续发表于药物化学顶级期刊,相关专利先后转让给山东海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时森海(杭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其中,抗痛风Ⅰ类新药HY-0902(P7)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正在进行I/IIa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痛风1.1类新药。
(二)研究领域或应用场景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呈现爆发性增长及明显年轻化趋势,二者均属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痛风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其诊断标准为: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240~420 μmol/L是预防痛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关键,因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都应关注血尿酸水平,并为此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现有抗痛风药物普遍具有活性差、毒副作用大及易耐受等劣势,使得临床治疗面临无药可用的窘迫局面。随着对痛风发病机理的深入探索,研究者发现尿酸转运蛋白1在尿酸重吸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抗痛风药物设计的关键靶标。因此,通过抑制URAT1促进尿酸排泄是本领域新药开发的前沿热点。
(三)团队简介或企业简介
山东大学抗病毒及抗痛风药物研究学生创新团队,指导老师为刘新泳、展鹏教授。团队成员包括药学、药物化学、生物与医药、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团队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为依托,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于抗病毒及抗痛风药物的研发工作。团队累计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已有四个候选药物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1.1亿,其中抗艾滋病1类新药K-5a2和抗痛风1.1类新药HY-0902获临床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