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山东大学十大成果:新型零碳固废基环境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一)项目简介

全球高碳能源转型缓慢与区域环境持续恶化加速了大气多污染物无害-协同-低碳治理的迫切需求,其中环境功能材料低成本绿色构筑与生产应用是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项目率先提出“化废为用、以废治废”的减污降碳新思路,成功研发了蜂窝成型赤泥基NOx-VOCs催化剂和飞灰基分子筛CO2吸附剂,核算成本低于商用催化剂/吸附剂的30%以上,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基于上述研究,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5件,完成PCT1件,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相关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依托中创清源、华信高科、智迈德、华世洁等企业推广。

(二)研究领域或应用场景

固废赤泥基催化剂(协同去除NOx-VOCs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集中在赤泥的资源化利用与催化性能优化,旨在开发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应用领域涵盖燃煤电厂、工业锅炉、汽车尾气净化等多个方面。

应用场景:每年需求共约35m3,按1.2万元/m3估算,低成本赤泥基催化剂每年约有40亿元的市场需求。应用场景包括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及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等。潜在客户包括电力公司、化工厂、汽车制造商及环保设备供应商等。

固废飞灰基分子筛吸附剂(吸附CO2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飞灰的资源化利用与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旨在开发高性能的CO2吸附材料,用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应用领域包括碳捕获与封存(CCS)、工业废气处理等。

应用场景:每年需求共约15m3,按4.5万元/m3估算,低成本飞灰基基分子筛每年约有60亿元的市场需求。应用场景包括燃煤电厂碳捕获系统、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及天然气净化等。潜在客户包括电力公司、化工厂、天然气公司等。

(三)团队简介或企业简介

团队服务国家“双碳”战略,长期深耕大气多污染协同控制领域。现有教授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2人等。拥有135 m2独立实验室,配备齐全的催化剂性能测试与基础表征设备。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并挂牌成立山东大学-智迈德环保能源联合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李俊华教授团队及中创清源、齐鲁华信高科、智迈德、华世洁等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全面支撑研发需求。负责人王栋教授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自然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山东省杰青等横纵课题,并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及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