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山东大学十大成果:多波段兼容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应用

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一)项目简介

该项目聚焦轻质吸波材料结构与电磁性能的构效关系,创建了中空、多孔结构吸波材料合成方法,探明了材料可控制备化学反应机理,阐述了磁性和介电组分纳米复合调控电磁性能原理,揭示了阻抗匹配、界面极化和电磁损耗机制,发展出多波段兼容的轻质高效吸波材料。目前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已实现成果转化。研发了一系列多波段吸波产品:吸波涂料、吸波织物、吸波贴片、吸波泡棉、轻质隐身结构、防弹隐身结构等,产品已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国防军工等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二)研究领域或应用场景

吸波材料作为关键电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电子、通讯基站等电子产品中,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线路板和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和信号保真,避免通信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同时,作为隐身关键核心材料,其应用能够提高武器装备在多波段探测下的雷达隐身性能,降低雷达信号特征,提高陆、海、空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对于巩固国防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

该系列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能够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实现产品进口替代,促进民用电子通信等产业快速发展,而且继续进行深加工,可形成龙头产业链,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在飞机、导弹、坦克、舰艇等武器装备及军事设施上的应用将推动山东省军品材料的发展,形成重要的特种新材料产业基地。

(四)团队简介或企业简介

研究团队针对电磁功能材料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长期从事电磁仿真设计、吸波材料制备、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团队成员2019年被聘为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173计划)首席专家,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科技奖励的评审专家;团队成员已获得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

近几年,团队承担了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17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大工程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总经费超过4000万元。成果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9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并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